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看电影与电视剧.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我看电影与电视剧. Show all posts
Tuesday, March 29, 2016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6
周末 ~~Ola Bola ~~ 电影
Photo by Ken Chin
挨了一个星期,终于又来到了周末。
但是,竟然还要上班,闷啊。
Playlist里播着“喜剧之王”,想起最近刚看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久违了的星爷,票房已经破了纪录。
农历年,只看了两部贺岁片,本地制作的"Ola Bola",还有就是这部“美人鱼”。
对个人而言,两部都算是上乘之作。
“美人鱼”个人觉得一贯的星爷式喜剧,好看
比较可惜的是“Ola Bola"。
可惜的不是因为电影本身不好看,而是个人觉得本地难得的一部好电影,却因为被有心人士炒作,让很多所谓的“热血”人士罢看。
这时候,我就心想,就不过是一部电影,有必要那样炒作吗?
如果真的就这样而抹杀了一部好电影,那我真的觉得可惜,也可笑。
时下的马来西亚华人,就那么容易受到随便一些人的影响,人云亦云,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只是纯粹的跟风。
但是也算了,我也不跟其他人一般见识,反正自己看了喜欢也好了。
最后,难得明天的周日,久违了电影back to back,一连买了两场电影,分别是“Pride & Prejudice & Zombies” 还有 “Deadpool”。
希望我的体力负荷得了吧,不要再戏院睡着了就好。
Monday, October 26, 2015
我的少女時代
好吧,我也忘了我多久没进戏院看戏了。
虽然应该是今年的事情,但是我都忘了上一部看的戏是哪一部。
然后也很久没写观后感了,这篇应该也是来乱的,来个滥竽充数下。
话说,几年前的《那些年》在很多地方都掀起起了一股青春热潮。
然后就有《等一个人》。
过后就没再什么注意台湾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了。
直到今年,无意间在电台听到了Hebe的《小幸运》,找了资料,发现这部电影。
虽然说马来西亚这里是慢了很多下,但是还是不至于没机会看到,所以电影一上映,就跑去看了。
回到正题,如果说《那些年》是讲述男孩子的青春爱情,那这部《少女时代》讲述的就是女孩子的青春,初恋情怀。
其实说真的,这两部很难不让人拿来比较。
看完这部的当下,真的会觉得“幹!”,超好看的,又哭又笑的,催泪点满满。
当然《那些年》也是有感动点,但是这部应该是更胜一筹。
又当然,如果要我选,我还真的不会选,而且,《那些年》的情节,也有点忘了,所以更加的不能比较。p.s.看来是时候从看一遍了。
回到这部《少女时代》,整体来说,是一部还蛮容易让观众接受的一部电影,也难怪票房紧追《那些年》
但是有几点我个人觉得有点小瑕疵的是,开场部分有点小闷(这当然啦,不可能一开始就高潮迭起啊),但是紧接着下来的还真的是这一幕好笑,下一幕就让你热泪满眶,好像中了写轮眼,一直在这样的轮回着。
另一点,就是长大后的两个男女主角,一定要换人演吗?我不懂导演的用意啦,不过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后,突然换人演出,那不是有点扫兴?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觉啦,而且以上这两点,都没有很大的影响,更没有影响电影整体的表现。而且好像最后出来的男主角,好像更受欢迎。(ps, 我更喜欢的事宋枟桦还有王大陆)。
当然,电影之所以可以那么成功,个人觉得跟大可能是那很容易的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那种90年代的情怀,让在那个时候长大的我们,更容易地进入到电影情节里。
如果还没看过的,那我个人强烈的推荐这部电影,希望又会是中文电影界的另一部奇迹。
2015-10-26
Monday, July 23, 2012
The Dark Knight Rises
真的很久没有写了
虽然也写得不怎么好,不过还是很喜欢写
只是,很多时候懒惰常常都战胜了,呵呵
不讲题外话了,回到主题吧
真的如果说有一部戏让我可以找回这种感觉,那应该就是这一部了
虽然之前看了几部电影都还蛮不错,都很想写下观后感,但是都懒惰
但是,这一部,我知道我不可以在懒惰了
因为我要赞颂这一部
对我来说,不管那一方面,都做足了十分的诚意
虽然说,不可以拿来跟Dark Knight比较,但是作为这三部曲的完结片,真的让我立正后再鼓掌
Batman Begin,讲的是Bruce Wayne如何成为Batman
这一部,看了两次
Dark Knight,讲的是,Batman如何成为英雄,然后再如何拯救Gotham。
当然,这一部的焦点,完完全全的落在了Joker身上,整部电影的光芒都被Joker精湛的表演掩盖了
这一部,也看了最少五次
The Dark Knight Rises,讲的是Bruce Wayne如何再次的崛起,振作
昨天,第一次看,相信还会看多几次
三部曲的电影,最怕的就是虎头蛇尾
每每第一部的惊艳,第二部的登峰造极,都会被第三部搞砸
但是,作为完结篇,TDKR却完完全全的保持了水准
虽然说,如果跟TDK比起来,还是会输那么一点,但是作为完结篇,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是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回到演员年那一方面
Christian Bale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Anne Hathaway更是热到让我无法自拔
Gary Oldman, Morgan Freeman,也是表现出色
最后,真的没办法不喜欢Michael Caine,他的演技让我更加地爱上这部电影
在电影院里,被最后Alfred扬嘴微笑的那一幕弄得差点泪崩
剧情也不多讲了,自己进戏院看吧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至今为止2012年最好看的电影了
另一部排第二的应该就是《春娇与志明》
我相信TDKR也会是接下来,这一年里最好看的电影了
我完全无法掩饰我有多么的喜爱这部电影
下一场,IMAX版吧
电影终究完美落幕,几年来的等待,随着电影的落幕,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的落寞与失落
原因是,这部之后,以后还有什么蝙蝠侠电影可以超越它呢?
看来,随后的几年,只能是,时不时地复习着这一系列
可幸的是,几年来的等待,终究没有让我失望
虽然也写得不怎么好,不过还是很喜欢写
只是,很多时候懒惰常常都战胜了,呵呵
不讲题外话了,回到主题吧
真的如果说有一部戏让我可以找回这种感觉,那应该就是这一部了
虽然之前看了几部电影都还蛮不错,都很想写下观后感,但是都懒惰
但是,这一部,我知道我不可以在懒惰了
因为我要赞颂这一部
对我来说,不管那一方面,都做足了十分的诚意
虽然说,不可以拿来跟Dark Knight比较,但是作为这三部曲的完结片,真的让我立正后再鼓掌
Batman Begin,讲的是Bruce Wayne如何成为Batman
这一部,看了两次
Dark Knight,讲的是,Batman如何成为英雄,然后再如何拯救Gotham。
当然,这一部的焦点,完完全全的落在了Joker身上,整部电影的光芒都被Joker精湛的表演掩盖了
这一部,也看了最少五次
The Dark Knight Rises,讲的是Bruce Wayne如何再次的崛起,振作
昨天,第一次看,相信还会看多几次
三部曲的电影,最怕的就是虎头蛇尾
每每第一部的惊艳,第二部的登峰造极,都会被第三部搞砸
但是,作为完结篇,TDKR却完完全全的保持了水准
虽然说,如果跟TDK比起来,还是会输那么一点,但是作为完结篇,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是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回到演员年那一方面
Christian Bale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Anne Hathaway更是热到让我无法自拔
Gary Oldman, Morgan Freeman,也是表现出色
最后,真的没办法不喜欢Michael Caine,他的演技让我更加地爱上这部电影
在电影院里,被最后Alfred扬嘴微笑的那一幕弄得差点泪崩

剧情也不多讲了,自己进戏院看吧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至今为止2012年最好看的电影了
另一部排第二的应该就是《春娇与志明》
我相信TDKR也会是接下来,这一年里最好看的电影了
我完全无法掩饰我有多么的喜爱这部电影
下一场,IMAX版吧
电影终究完美落幕,几年来的等待,随着电影的落幕,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的落寞与失落
原因是,这部之后,以后还有什么蝙蝠侠电影可以超越它呢?
看来,随后的几年,只能是,时不时地复习着这一系列
可幸的是,几年来的等待,终究没有让我失望
Sunday, March 11, 2012
Saturday, February 11, 2012
Bye bye, House...

播了8个季节的House M.D.,终于要来到了终点
第八季,将会是最后一季
还真的是有点不能接受这个消息
这部剧,怎么说,也是陪伴着我的青春
虽然说应该是是在第二年看起,但是,算下,毕竟也陪了我七年的岁月
在那七年的时间里,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最这部剧
这部剧,也是让我爱上美剧的一部
真的很不舍,但是,也觉得庆幸,因为没有在它像其他美剧烂下去的时候才结束,总算是见好就收,也不会让我留下坏印象
看来,这部剧的完结,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就像当年的Friends, X-Files, E.R.等等
但是,真正让我爱上的,还是House.
看来要开始怀念house了
要去找season 1 到 Season 8来收藏了
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一下,也不错。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寂寞感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预告片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九把刀,也许世界还没有因为你变得不一样,但是台湾确实是因为你而变的一点不一样
回到正题,新加坡,马来西亚,听说是在十一月上映,超期待的啦。。。
女孩,我们一定要一起去看啊
Saturday, August 13, 2011
Monday, June 20, 2011
Wednesday, June 08, 2011
Saturday, June 04, 2011
[转贴] 哗众取宠的独自一人
六零年出生,二十多岁进娱乐圈,三十岁的时候终于开始接受一个事实。所以那一年有了黄子华的第一场栋笃笑,也是香港人的第一场。或者,那是一次正式的告别式,这个三十岁的男人,用尽了所有的努力,尝试了无数的方法,最终发现劝告他人接受自己远比劝告自己放弃自己要难得多。在“娱乐圈血肉史”出现之前,我相信他用过更多的表情对待这个娱乐圈,那一定精彩过那场个人秀。只是没有走到绝望的顶峰,谁并不会将人生演绎的如戏剧一般尽兴。栋笃笑的出现,或者应该说“娱乐圈血肉史”的出现,本身并非一个笑话,那是一个男人对于自己的告别式,是一个人放弃自己前给予自己最动听的说词,与其说自我解嘲,不如讲理由充分。你看,他不适合娱乐圈!花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停的对观众灌输,还不如说是在奉劝自己,大概说的多了才可以真的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今天再去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发迹后去讲苦难史,谁人都是一个腔调,都是意外,都是契机,都是宿命......只是那年那日,那位三十岁一事无成的男人,爆发了所有的压抑去放弃自己时,谁又记得他的表情,谁又知道他的心情。
后来的事情,他有说过的。许冠文找到他,一起合作了“神算”。他当时一定乐疯了,以为从此好运一发不可收拾,以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头来过。是的,这个“弃商从哲”的男人有着他自己的不甘心,他被迫放弃掉的梦想在好多人的意外中顺风顺水,现在,是不是到了他去称王的时限?所有人都知道,“神算”的编剧是许冠文和黄子华,但是它的主演是许冠文和黎明。“神算”上档在92年,黄子华已经有了两部栋笃笑作品,他以为会消失于娱乐圈的90年已经过去了两年。我想,他是真的很希望做演员的,那些辛酸的笑容和刻薄的言语,一个人一个舞台,成功了又是怎样?或者,电影是他最初的美好,是无论如何都想继续的美梦,于是看他一部接着一部拍摄电影,主演的、客串的、路人的......他似乎也调侃过这段日子,有名的电影不记得他的出现,记住他的出现却忘了电影的名字。六年,只是一个数字吗?96年的时候,他入围“最佳男配角”提名,这是他和电影圣殿靠的最近的时候,却注定相忘于江湖。
港人都曾经害怕过九七的到来,都曾经迷茫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我不是偏执的人,所以可以一边微笑一边流泪的去看“秋前算账”,在这个充满怀疑色彩的男人身长寻找自己遗失已久的WHY。那年黄子华37岁,在经历了太多失败和挫折后,他依然留在娱乐圈。没有人知道选择是否正确,只是我知道,那些凄惨都被他自己生吞进肚子,滋生出另一番景象。他大概是个晚熟的人,才会在40岁学会真正的娱乐精神。入错行也要行对路,既然嬉笑怒骂都是情感宣泄,不如笑了。他还是做他一个人的King,在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上面,娱乐到极致。不敢说他快乐也不想说他痛苦,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随时会被外界力量搞到自己翻盘。你记得他的笑话也好,你懂得他的角色也罢,在黄子华的舞台上,一个人的肆意妄为,只为了成全一群人的娱乐现场,仅此而已。
一九九九年,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香港回归两年后一切如旧,张达明也进入了栋笃笑舞台,黄子华有了第一个电视剧男二号。仿佛一切都是拾下拾下(傻傻地)的默默度过。栋笃笑,十年,黄子华,三十九岁。他始终太靓仔,输给了表情更丰富的张达明。TVB的曾励珍(珍姐应该是说她吧)劝他放下心魔做张达明的配角,难道珍姐不知道,在黄子华报考TVB演员训练班却遭遇只有编剧训练班时,他已经放下心魔了。这个男人似乎和“一帆风顺”八字相冲,不然也不会在四十岁前被人劝放下心魔。这个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不知道黄生怎样去看待自己这充满希望却一路坎坷的十年,只是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在一点点希望的诱惑下,坚持了下来。
香港作家黄碧云为黄子华做过序,说他和她一样,始终战战兢兢怆怆惶惶的做人,只是她是愤世嫉俗的,而黄子华是自我解嘲的。那篇序写的极好,一个文笔阴冷的女子,却写地让人鼻酸。黄子华也会红起来,会在电影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让电视剧创收视奇迹。只是这个时候,他40岁了,读了太多的书,经历了太多的事,大概也看透了太多的道理。40岁!在娱乐圈各个位置上面晃过,终于有机会站到女主角的身边,而且,是部让港人都可以记住名字的电视剧。应该做怎样的表情呢?我不知道是自己多虑,还是那篇序文作祟,我总会怀疑黄子华的心情。如果四种颜色就可以勾画出这个世界(四色定律),一个人又需要几多?那一年都是“男亲女爱”的,是一个失意多年男人的美梦成真,他一定被现实吓到,然后习惯性的怀疑,就好像我们经常否定自己的喜悦。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像多年前一样乐观的估算前途。这是新的世纪了,港人已经看完了恐怖片,没有看到鬼,也早模糊了恐惧真正的样子。
2003年做“冇炭用”,2004年主持金像奖。那一年,董伯伯坐在台下第一排,他和董伯伯有短暂的互动,政客和艺人,他们终于有机会面对面聊天,都是一脸笑容,很黑色幽默。那一年,中央6台第一次转播金像奖,很多人听到了关于“钓鱼台”的言论,他做了那么多场栋笃笑都没有这一句话魅力无边,更黑色幽默。那一年,哥哥和梅姑的离开让金像奖看上去伤感无比,他却让台下所有演员尽情欢笑。开场把电影名字做成小段栋笃笑,赞到极致,只是无人提起,总觉得可惜。不过,无论因为什么,被他人记住,总是件很好的事情,他享受被人喜欢,享受被人期待,享受被人记牢。对了,这一年电视剧“栋笃神探”出街,让他继续在电视圈风光无限。男人啊,真的长得不帅没有钱财人又很贱也可以沏泡成茶,marvellous。
一个积极却悲观的人,大概也会被自己的坚持吓到,二十四岁入行,二十年做栋笃笑,他曾经以为自己绝望了,拉来一群陌生人宣布他要退出,现在,这些陌生人愿意出钱听他唠叨,激励他继续留在娱乐圈。他认真的说他怀疑他怀疑,但是他却比任何人都积极的应对着他的怀疑。从“儿童不宜”到之后“越大镬越快乐”(还有我不曾看过的“哗众取宠”),你忽然觉得他生活化许多,仿佛经历人生总总,最终回归人群,从20岁做到50岁,越来越自信。09年“绝代商骄”出街,连我同事也学会什么叫做“合理化烟雾”,我一直觉得电视剧好似慢一拍的栋笃笑,有那么一些不满意卡在喉咙说不出原因,但是总会在麦提爽身上看到黄子华的错觉 ---- 热闹的与人说笑,一个人的时候失眠,不能失去情感的真实,却惧怕着真实的情感,肆无忌惮的伤害,不计报酬的拯救......黄子华也是这样度过人生的吗?偶尔会嘲笑自己的敏感和神经质,我又凭借什么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妄下定论?
二十年,栋笃笑开到内地,电视剧依然保持收视,电影还是年少的美梦,有些变了,有些保持原样。他还是自己的King,依然对他人心存怀疑,更加小心的做人,和善做明星,利嘴做艺人。习惯了有人高声喊“回水”和“除裤”,开始同意有人喊他“靓仔”,接受小女生一句一个“我钟意你”......既然说相声的郭德纲一帆风顺,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也都大红,黄子华的栋笃笑要点宠爱,又怎么会不可能?
转自:哗众取宠的独自一人
Tuesday, April 12, 2011
Monday, March 07, 2011
The Adjustment Bureau

而且,更夸张的是,这次连trailer都还没看
只是大概问了朋友电影是关于什么,然后就决定了
而且最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刚好这部电影的时间也可以让我在下班后赶上,所以就选了这部电影
个人还蛮喜欢这部电影
喜欢电影的故事情节,觉得还蛮特别的
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被决定了,下一秒要发生什么事情,都已经被定下来,如果有丝毫的分差,就会影响下面即将发生的事情
但是,往往还是有巧合会在这些既定的框框里发生,这就叫做突发状况
故事情节,个人是觉得不错,只是结局好像有点草草了事,但是如果问我,我也说不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就是觉得结局这样,好像有点spoil了前面的那些故事
当然,故事方面,虽然说很多都可以大概猜到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但是,还是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想象力
就我个人来看,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可以选择近戏院看得说
I am Number 4

只是大概看了一次的trailer,然后也不是很清楚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不过,这种情况最妙的是,往往就会让你惊喜
当然了,这部电影,也没有说让我有太大的惊喜,但是却让我觉得是一部不过不失的电影
看点一当然是里面的帅哥美女
还有就是原来饰演Henri的是Tymothy Olyphant,就是以前饰演《Hitman》的那一位
如果没上网查的话,还真的看不出
回到电影,故事方面,其实也比较普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普普通通的
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有让我想要在继续留意续集的,原因是因为想看其他的几个号码,到底有什么样的表演,呵呵
当然,看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乐趣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在于,这一次,跟同事们一大群的一起走进戏院的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得才会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也是这一次看这一部电影的乐趣所在
当然Sci-Fic的电影,要求也不可以太高
Friday, January 28, 2011
The Social Network

真得很久没写了,很怕写得不好
废话也不多说了,直接进入正题
《社交网络》从还没上映,到上映后,所带来的好评,很多都是一面倒的
而在我看了这部电影两次后,更加的觉得这部电影绝对有资格得到各界的赞赏的
电影其实带出的是Mark Zuckerberg的创业过程,还有就是他跟他的好友如何从好友变成敌人
电影从头到尾,也没带出,或是想影响观众对于Mark这一号人物的看法
到底他是一位天才(他当然是天才),还是一位jerk
这一切,导演都很客观的带出,然后让观众自己去判断
你要把他的行为,或者他的个性当成是正面的,还是反面,这全都靠你个人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而导演David Fincher的功力,还真不是盖的
一部传记电影可以拍得那么成功,应该没有几位可以办到
另外,我个人还蛮欣赏这部电影里,Mark的个性
他对于自己的理想,有他自己的一套看法
也不理会世俗的眼光
他对自己的能力也没有一点的犹豫
不过呢,在于真实生活里,Mark的人际关系,就真的是不敢恭维
此时不禁又想到那个古老的话题:虚拟世界,到底是让我们更接近,还是更疏远
刚刚看到一些评论,说到国外对这部电影是这样说的“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品”
所谓的我们时代,指的应该就是现在到处都环绕着我们生活的网际网络的时代
我又想到了另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再说说这部电影的票房吧,虽然说没有实际去做research到底票房如何
但是个人觉得应该都是算是好的票房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应该也是有赖于Facebook这个旗号吧
试想想,你身边的朋友是由几位是没有上Facebook的?
那当一部关于Facebook的电影上映时,每一位有在用的多多少少,都回去留意吧
回到电影,这部电影看来是今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大热门了
而个人也希望这部可以得奖,因为我还真的是喜欢这部电影的
天才,难道就是寂寞的?
还是,上帝是公平的,当他让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很高的才能,那他就会拿走某一些的才能?
这点,在于Mark是电脑的天才,跟社交障碍,就形成了一个对比
ps.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看法,觉得还蛮有趣的,所以就分享下
影片结尾仍然给与了马克些许安慰,虽然他没有办法与早年的女友“关系正常化”,但那个曾经对他深恶痛绝的女孩毕竟还是注册了facebook,在明知老板是他的情况下,这算是一种无声的原谅吧。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Takers

有一段时间没进戏院看戏了
上一次,应该是两星期前吧,那时是看了《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还有《The Others Guy》
原本今天打算也看两部的,就是这部还有另一部《Buried》,但是突然间懒惰,所以就只看了这一部
电影给我的感觉还蛮不错,剧情紧凑,也有让我觉得紧张下,到底Ghost在计划着什么
虽然是商业片,但是还是让我看得不亦乐乎
而警匪之间的较量,也有如猫抓老鼠的游戏
一方面在策划着他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努力的解开谜底
而第三方,则在暗地里密谋着某些东西
不过,有一点就是,结局,真的让我有点难以接受咯
难道就没有更好一点的结局吗?
anyway,这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吧,对我来说,个人还蛮喜欢的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3 Idiots

很久已经没写电影的观后感了
但是,昨晚看了一部,让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再次的写我对于这部电影的感觉
这是部宝莱乌的电影,说实话,Bollywood的电影,我还真的是很少的接触到
这部电影之前,唯一让我有印象的,应该就是“Slumdog Millionaire”
而且,那部还不是真正的Bollywood电影
回到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三位在大学认识的好朋友,他们在大学的故事
Rancho,个性开朗,吊儿郎当似的,在一群罐头似的学生里,总是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不管什么事情,都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他的所有举动,都深深地影响着他身边的朋友
Raju,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家里的唯一希望,无形中,给他形成了各种的压力,然后再没有自信的情况下,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信仰,希望神灵可以帮助
Farhan,家里的独生子,但是在大学读着的Engineering课程,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志愿,他更喜欢的是拍摄
电影中,讲述了这三个年轻人的青春故事,爱情,友情,梦想,等等
电影也控诉着教育制度的弊病,一味的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而不是要他们自己去思考
很喜欢电影中其中一目,当Rancho把machine这一个词汇一简单并容易理解的方式回答时,不受教授的接受,继而被赶出教室,然后他回来拿他的书时,以复杂的方式说出他要拿的东西时,顿时傻眼
还有就是,Rancho对主管说出教育制度的问题时,那一幕也堪称经典
“在这里,人们不讨论新想法或发明,讨论的却是成绩,他们教我们怎样那一百分,而不是教我们工程”另一点是,电影也控诉着,生活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自杀问题
还有,个人觉得有一点恨玩味的是,电影里有提到的machine这字眼,而恰恰的电影说着的就是学生们只从课本里学的东西,然后应用在考试上,罐头式的学生,就像machine一样,做着同样的事情
故事继续下去,当他们都毕业的时候,Rancho却选择不告别的离开他的身边朋友
结果一过就是5年,当Raju跟Farhan再次踏上寻找Rancho的旅途,这时才发现了一件事情
而个人也觉得这也是电影的高潮,也是让观众突然明白一切的一个点
而这也是电影twist的地方。
电影里,有很多搞笑的,也有感动的
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有机会,一定要看,而且,如果要我打分数,那我会给10分满分
当然,Bollywood电影,当然少不了歌舞场面;p
Friday, September 03, 2010
Wednesday, July 21, 2010
Inception

都忘了有多久没进戏院看戏了
想一想,应该有整个月了吧
在网上得知了C.Nolan的这部电影后
就有点期待的说
虽然说不懂会是什么样的电影,但是凭着Nolan,还有Leonardo DiCarpio这两个名字,就已经很值得我进去戏院看这部电影了
难得刚从Bali回来,又有一天的休息,就跑去戏院看看这部电影咯
看完出来后,我只能说“WTF,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rf
好看是好看,但是看完了这部电影后,看来我又得死了不少脑细胞
因为又是要动脑筋想的电影
而且,给我感觉有点像Shutter Island咯
结局都是开放式,让观众自己去想
话说回来,对我来说,结局是怎样都无关紧要了,最重要的是Cobb已经得到他自己想要的结局了
你喜欢哪一种结局,你就把他想象成那样
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说
另外,很喜欢这部电影的idea,梦中有梦,盗梦,等等
突然让我想起Matrix这部电影
如果你喜欢Memento那一类型的电影,那就不可以错过这一部
赞!!!
Subscribe to:
Posts (Atom)